今天晚上,籌畫已久的青年私董會開催! 大家排除了萬難,需要照顧的孩子、累積的工作、需要安排的行程….我們開始了第一步!
我給我自己設定的問題是:
我現在如何讓一起走在地方創生的青年夥伴凝聚在一起,能夠幫助別人,又能幫助自己。
今天夥伴提出來的議題:
1. 如何在徵才時,透過履歷與對話,找到適合的夥伴?我如何找到符合品牌及企業特質的員工?
2. 如何在員工培訓養成階段,能效率傳遞教授重要工作方法及策略操作,同時確保團隊關鍵智財保護
3. 如何刺激夥伴們持續共同成長的熱情,並且跟得上組織發展的進度,讓工作討論更為有效率?
4. 如何在職務用人能力需求跟給「能力未達」在地人機會之間做平衡?
5. 如何在組織人員的招募說明完整?
我們選擇了其中一位夥伴的議題:
如何刺激夥伴們持續共同成長的熱情,並且跟得上組織發展的進度,讓工作討論更為有效率?
經過夥伴們的提問探討,我們幫主角釐清了,他的問題應該更接近是:
1. 如何依據不同的團隊夥伴,有效實現組織構通,並設定目標?
2. 如何讓每位夥伴一起參與決策過程?
這個問題是大部分返鄉青年創業團隊所經常面對到的問題,畢竟返鄉創業或地創團隊,都會面對到必須和許多在地社區夥伴或在地有志青年一起合作,但是,因為不同成員背景不同,對於目標、工作績效、願景各有不同,青創團隊很難在這樣的組合中,找到適合的機會去闡述願景,也很難有多餘的人力去做好教育訓練工作,導致合作上出現期待落差。
這是許多回鄉青年團隊所面對到的棘手問題,我們今天的主角即便已經是和在地居民融合相對好的團隊了,還是對這個問題焦頭爛額。
夥伴們建議主角可以先釐清,不同團隊成員(核心成員、專業成員、社區成員)的角色目標和任務,分別設定任務檢核點,並且確認大家的願景,讓團隊成員可以參與自己任務和目標設定,主角可以看得更清楚成員的想法和能量。
主角經過夥伴們的回饋,也提出他的未來行動:
1. 重新調整原來每月會議的流程,讓會議議題先從團隊成員而來。
2. 嘗試開始使用管理工具(ex trello)與方法,讓團隊協作更順暢。
3. 增加每週短時間交流會議(ex 15-20分鐘/次)
4. 隔週會議採用較溫馨方式進行,可以增加大家聚在一起的時間。
5. 針對不同團隊夥伴群體的關鍵人物(核心夥伴與社區夥伴)討論組織目標,並由他與群體中的夥伴溝通反饋。
以前,我們是補助和受補助單位,
現在,我們則是一起前行的夥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