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th 知識地圖共創 – 設計思考

這次參加的夥伴帶來的有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、情感@設計、The Design Thinking Toolbox、The Design Thinking Playbook、產品x創新:從需求洞察到產品策略線上課程、創新產品煉金術、超級創新力、設計思考入門課程(免費喔)及工作經驗。 共創過程是一種彼此的刺激與回想,幫助大家把這些知識點在腦中再連結一次,活動當下只有兩個小時,大家對於設計思考知識架構所達成的共識讓大家帶回去,各自再整理成自己的知識地圖。

FigJam 簡易中文操作指南

目前很多線上工作坊,是以線上白板做為主要的討論工具,類似的產品很多,國內常用的有Miro、google Jamboard、Mural、FigJam....等,大多用在腦力激盪會議、流程圖討論上。

盤點計畫的 投入 (Input)

估算計畫或專案影響力,必須辨別出預期和實際將影響的利害關係人,透過分析專案中的資源 投入 (input),來確認專案所產出活動(Activities),並且分析對利害關係人所產生的成果(Outcome)。 應該值得注意的部分,就是還有很多非財務性的投入經常被忽略,而且,要將所有的投入辨識出來並不容易,通常在 SROI 估算中有兩類非財務的投入:時間和實體資源。

洄游農村 Rural Up

2020年是 洄游農村 計畫十周年,這個計畫有許多Know how都是在創造影響力,不知道您看出來了沒有? 我們來看看這個計劃如何演進,擴大吸引力...

培養影響力思維 Q&A

為什麼我們強調培養社會影響力思維,而非只著重於影響力評估技巧,因為,並不是每個計劃都有必要,卯起來評估影響力,評估的工作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和專業者的參與,根本不可能做得起來....但培養思維不一樣,提供你一個思考的方向之後,自然你就會在這個地方琢磨,並且以誠實的心態,去面對你的計畫到底有沒有改變這個社會,然後,才可以再用這樣的思維去調整計畫的方向。

農村提案的幾個可能成果方向

我們曾經討論過農村創新提案,要注意提案計畫會影響那些人? 之前的文章中,可以發現常出現的利害關係人有六大類,再依據不同團隊的提案計畫,處理不同的問題,有不同的投入和產出,這些則與提案團隊的創意和資源有關。 雖然不同的計畫,會對不同利害關係人造成不同的改變,不過仍然可以看得出一些脈絡,我們整理了數十個不同提案團隊,所產出的活動,對不同利害關係人造成不同的改變(outcome),將同類型的成果初步歸納為13個類型。

3rd 知識地圖共創 -創新

知識地圖共創過程必須眼、手、腦及嘴巴同時開工,才能夠在線上協作的過程中與大家同步,這些獨立的知識點,背後隱藏的非常多的細節和做法,與會者可以從這個過程中,去釐清每個人對該議題的掌握程度,不管是自我檢視或是觀察別人。

彰化縣社工師公會 社會影響力評估 工作坊

2021年4月24日,我們受彰化縣社工師公會邀請,對其會員進行社會影響力評估培訓,可以看到了社工師們對於評量指標的專業,乃至於他們在設定成果指標時,展現了我們前所未見的熱忱。我們和彰化縣社會工作師公會的夥伴們,就兒少防暴的宣導計畫、路跑活動、身障者自立生活計畫、青少年兩性平權教育計畫、社區供餐計畫、新住民融入社會等計畫,展開利害關係人盤點、成果描繪、指標設定、定價及影響力因子評估。兒童的心靈健康發展、身障者的自立信心、新住民的融入社會、老人的營養均衡,究竟孰輕孰重? 它們究竟是否有價?大多數的社工夥伴們,絕對認為這些工作價值都是無價,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,每個理念都無價的話,會導致社工們的工作缺乏適當的反饋機制,當然也就不容易反應這個工作的合理價格,也就不容易促成更有效率的合作機制。